缩进作為翻譯家的豐子愷一生翻譯的著作有30多部,涉及文學、美術、音樂等領域,譯自俄、英、日等語種。其翻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缩进第一階段:20世紀20至30年代,即抗戰以前。豐子愷共翻譯了11部作品,包括兩本譯自英文的文學著作(由俄國屠格涅夫著、Garnett譯成英文的《初戀》和英國斯蒂文森的《自殺俱樂部》)以及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田邊尚雄的《孩子們的音樂》、門馬直衛的《音樂的聽法》等九部日文的關於藝術、音樂的理論書籍。《初戀》是豐子愷的第一部譯著,1934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這是他翻譯生涯的“初戀”。

缩进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以後,52歲高齡的豐子愷在學習了一兩年俄語後就著手翻譯俄文書。起初翻譯了《學校圖畫教育》、《聽歌唱的教育工作》、《歌唱與音樂》等前蘇聯的音樂及圖畫教學法書籍約十部。接著翻譯了屠格涅夫的散文集《獵人筆記》、柯羅連科的長篇小說《我的同時代人的故事》一至四卷(與女兒豐一吟合譯)以及《夏目漱石選集》(第二卷)、《石川啄木小說集》、德富蘆花的《不如歸》、中野重治的《肺腑之言》(未出版)等前蘇聯和日本的文學作品。

缩进第三階段:20世紀60、70年代,從事日本文學的翻譯。1961年8月1日至1965年9月29日豐子愷翻譯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日本女作家紫式部所著的古典文學巨著《源氏物語》(上、中、下)。這部書譯完後,正值“文革”開始,譯稿存出版社,長期未能出版,直到20世紀80年代分別於1980年12月、1982年6月和1983年10月先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世紀70年代初,他翻譯了三部日本民間文學作品,即 《落窪物語》、《竹取物語》及《伊勢物語》,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