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进豐子愷學貫中西的藝術理念、稟賦豐富的藝術經驗、敏鋭的理論洞見、開闊的審美視野以及悲憫的宗教情懷使豐子愷成爲思想獨特的藝術理論家。他追求“多樣統一”的審美理想,管試把東西方美學思想融爲一體,從而形成一種現代意義上的藝術理論。豐子愷藝術理論是20世紀30年代整藝術家藝術理論的代表。他的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他的藝術理論對現代美學基本問題如美的本質與功能、生活與美的關系、審美教育、藝術審美等有著精闢的見解。豐子愷以“真善美”爲核心,把真、善、美作人所掌握世界不可或缺的三個方面,三者互相關聯,三位一體;追求“多樣統一”的審美形式觀,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用看書畫的眼光來看世界;主張審美“絕緣”與“有情化”。豐子愷認爲:把人當風景看叫做“藝術的絕緣”,就是屏除一切傳統習慣,而用全新的直覺的眼光來觀看世間,即所謂物我無間,一視同仁的境界。把風景當人物看,叫做“藝術的有情化”,就是把感情移入萬象中,萬物皆有生命。絕緣與有情化是藝術的最高境地。
缩进作爲中國藝術理論發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頁,豐子愷的藝術理論有著重要的價值,他認爲藝術作爲美感的結晶與審美活動的主要方式,它的意義不在於單純的審美,更在於它與生活的聯系。他要求審美主體投身實踐,積極創造。在生活與藝術實踐中,去發現美,創造美,品鑒美:他強調走向民間大眾的藝術教育始, 終把握藝術教育的最根本—一審美的藝術教育的實質。豐子愷的藝術教育開拓了中國現代美育思想的視域,豐富了中圓現代美育思想的內涵,推動了中國美育思想由傳統倫理美育向現代人文美育的轉型。
(本文節選摘自李樹玲《豐子愷藝術美學思想探究》)